2024年的国际盲人节(10月15日)前的周日,广州秋高气爽。在天河区一家酒店内,一堂全程戴着眼罩开展的“非视觉瑜伽”体验课,让来自广州20个亲子家庭的参与者有了一把奇特的体验。今年32岁的肖佳是这场非视觉瑜伽活动的教练员,同时也是一名视障人士。
1992年,肖佳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,从16岁视力滑坡,直至失明,她便在“看不见”的人生中浮沉,曾经自暴自弃,却始于练习瑜伽,使得心境平复,重新“定位”人生。
如今的肖佳自信、爱笑,更是“视障圈”颇有名气的自媒体人、自由职业者。她自学和探索考取了瑜伽执教证书,与视障人士、非残障群体分享着练习心得;她解答了“盲人能不能学会化妆”疑问,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化妆品分辨法,还通过线上线下教授化妆技巧,获得上万粉丝关注……围绕“非视觉”,探索视障人士的N种可能。
“视障只是一种状态,更重要的是找到消除障碍、发挥我们特点、用我们的方式去生活的方法。不止我,当下不少年轻视障伙伴都在各个领域实现着有价值的人生。”她说。
走进瑜伽世界
走出障碍人生
“戴上眼罩,想象一滴露珠滴到您的眉心,顺着眉毛向两边流淌,流到太阳穴,再沿着脸颊向下到下巴。”五颜六色的瑜伽垫整齐铺开,肖佳居中安坐,自信、流畅地主持这次别具意义的“非视觉瑜伽”。
在场所有参与者屏息静气,耳边只有舒缓的音乐和肖佳细致的引导词。在肖佳清晰的语言指引下,大家更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感受着身体的觉知和变化。
当然,也有年幼的参与者不太适应这种方式,频频揭开眼罩去确认教练动作。“不安全感,也许是来自不确定性,蒙眼的体验确实有点忐忑不安。”与7岁女儿一同体验的宝妈张女士感慨,原来这就是视障人士的世界,同时她更加佩服肖佳的成就。
实际上,视障人士在生活中的挑战远比瑜伽垫上更难。肖佳却很感恩,广州的家庭主动前来体验视障人士世界的点滴。“参与这个活动,我们不仅促进融合,还能让大家看到视障人士不一样的‘小宇宙’。”
肖佳告诉新快报记者,自己的“小宇宙”就是从练习瑜伽开始的。
2009年,16岁是肖佳无奈陷入人生的至暗时刻,因为罹患罕见基因眼疾——视网膜色素变性,曾酷爱画画、运动的少女肖佳逐年从光明世界“退场”,眼疾甚至让她无法继续高中学习。
“那时候,我的身心极度敏感,一听到‘眼睛为什么看不见’‘为什么不上学’的问题,就瞬间歇斯底里,还暴饮暴食,体重最高纪录150斤。”但是,肖佳最终还是决定振作起来。“想结束迷惘,就要先管理好自己。当时,我突然想到失明前从电视上看到的瑜伽动作,就尝试在家做瑜伽运动。”
没想到,瑜伽成为肖佳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做完瑜伽,出了汗,也放松了心情。随着在瑜伽锻炼中冥想、调整呼吸、全神贯注于身心,她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缺陷,对“不顺耳”的话语也逐渐没有了以前的敏感。一年多的瑜伽练习,让她从150斤瘦到了90斤,这让肖佳感觉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,她觉得没准可以成为一名瑜伽教练。
后来,肖佳回归了校园,到江西南昌的盲校学习。不过,毕业后,她不想做盲人按摩师,就做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北漂,到北京去。她还延续了少年时的梦想,成功考取了瑜伽教练证。
虽然,在求职中,她被瑜伽馆婉拒,但她走进了公益领域,人生履历一样变得丰富。
“我能做的事挺多的。能速记、能开讲座。也因为公益带来的机会,我有了不少出差和公开分享的经历。更重要的是,我越来越强烈认识到,视障人士的人生,也能很精彩。”
为了“美”,孜孜不倦自学化妆
大约2013年,肖佳在参加大型公开活动时,她闻到身边人的“香水味”,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。“大家肯定是化妆出席活动的,我素面朝天,会不会格格不入呢?”但是视障人士如何化妆呢?当时,公益小伙伴展示了一篇关于“国外盲人化妆”的报道,“激活”了肖佳心里一颗“美丽种子”:“对美的追求,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,我就是想变美,想为自己化妆。”
肖佳是一个行动派,说做就做。但是,去哪里找“老师”?光是为了“求学”,肖佳都碰壁过好几次,普通的化妆老师,一言不发地演示上妆技巧,她完全学不到。“我被许多美妆老师拒绝过,但诸多碰壁中,是一位化妆品销售公司的美妆顾问事无巨细地‘讲’与手把手的‘教’,满足了我对美妆的一切疑问。”肖佳用一年,学会在自己脸上画眉。
她用视障人士特有的触感去感受,用手摸索,用心去领会……身边女同事、化妆品公司的女员工,不少人都指导过她化妆。“一开始的妆,当然不好看啦。但无论粉底浮粉、还是眼影没化开、唇釉涂出界,我都不会自卑,不会觉得是看不见注定学不会,我知道重要的是找到方法。我不怕化得不好,我敢大胆地上街,因为我觉得自己是美的。”回忆学美妆的“囧”事,她爽朗地哈哈笑了起来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除了脸上妆容越来越合格,肖佳还通过领悟,突破了视障人士视力难题,从类型繁多的化妆品中研究出一套可行的化妆品分辨“密码”。
“看不见颜色和工具,就无法上妆。一开始是通过非残障小伙伴帮忙解说的。但为了独立化妆,就想了些办法,比如,用质地不同的胶布、用凹凸感明显的小彩钻贴纸。”
新快报记者从肖佳自媒体视频号中看到了一套“彩妆密码”:一颗贴纸指的是冷色,两颗是暖色。为化妆品制表,比如她会列出口红色号,分别对应什么颜色,再把盲文数字贴在口红外壳上。比如她会标出眼影每一格的使用顺序和位置,对应不同的色彩效果。得益于她的美术天赋和训练,她总能在脑海里想象出最合适的搭配。
在职场世界里,肖佳说,也许竞争不过职业化妆师,但她更换了赛道,利用线上直播,教更多视障女孩学化妆。“越来越多走上职场的视障女孩想学化妆,我觉得自己使命感很强,想把视障人士也要爱美的观念传播开去。”
于是,肖佳不断归纳上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技巧,录好课程,定期在线播放。每逢周一到周五,她还定期上线直播,与学员互动。就这样,她的身份里,多了一个“非视觉化妆师”的称呼。
用“爱美之心”鼓励视障女性不放弃
2024年是肖佳视力障碍的第12年,如今的她,有了幸福家庭,是一名8岁女孩的宝妈。她坚持在“非视觉化妆”“非视觉瑜伽”领域耕耘、积累经验,甚至还与同为视障人士的丈夫一起,学会了“非视觉摄影”。
“彩妆、拍照、做瑜伽塑造形体,都能成为视障女性探索‘美’的渠道,而当下读屏、二维码识别等无障碍信息化带来技术,就是我们的好帮手,能助我们去探索、互动和交流。”
肖佳的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上,都是她自己剪辑的视频,粉丝量超过1万。页面色彩鲜艳,视频内容涉及了“盲人如何化妆”“盲人如何出行”“盲人如何辅导作业”等内容,都刷新着外界对视障人士的刻板了解。
有一次,一名非残障网友在她的线上课程留言,质疑她:“你都能化出漂亮彩妆了,真的是视障人士吗?”虽然是“质疑”,但肖佳听起来却有成就感:“从另一种角度被认可了”。
很多机构通过自媒体认识肖佳,取得联系后,纷纷邀请她“出差”,去做讲座、线下教美妆、甚至成为IT公司的无障碍技术开发体验员、人力资源公司的残障人士职业发展顾问等。“我现在的身份是自由职业者,通过讲课、顾问费等收入叠加,维持生活没问题。”肖佳自豪地说,这就是自己向往的“人生价值。”
2024年国际盲人节前来广州主持这场“非视觉瑜伽”,是肖佳日常“差旅”的缩影。她逗留时间不长,但在广州,她分享了新的“喜事”——今年8月,她成功从广州导盲犬学校申领到导盲犬:2岁的Dumbo。经过一个月的“共同训练”,她和Dumbo磨合顺利,10月以来,TA们已经结伴完成了从北京飞深圳、飞广州的差旅。
“视障人士手中的‘盲杖’和导盲犬是‘有形’的指路工具,但是,带领我们的人生如何‘走’的‘盲杖’,是兴趣、爱好和勇气。我听线上学员分享了解到,越来越多视障小伙伴成功走进职场,从事信息录入、线上客服等工作,就业渠道越来越多。视障小伙伴就得这样,不要因为他人对视障的刻板印象放弃人生追求,就能走出更好的职场之路、生活之路。”肖佳以过来人的身份,鼓励道。
■统筹: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■采写: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实习生 郭凯涛 ■图片:新快报记者 王飞
肖佳化妆师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